笔趣读

第二十一章:能打的终于都走了!

炎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读bqud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相信你!

带我去小麦田那边看看吧,看看那边小麦的长势!”

姜浩鼓励的拍了拍站在他面前的苗义肩膀,并且让他带自己去离这边不远的小麦田,看看小麦的状况。

既然这边被姜浩称之为种植基地,那么肯定不可能只种了两亩地的红薯、玉米和土豆。

红薯、玉米和土豆的数量实在是太少了,两三季之内很难大规模推广开来。

那这一两年的时间内总不能什么都不干,就等着红薯、土豆和玉米这三种东西推广开来吧。

既然高产良种这边一两年之内很难真正的进行大规模推广,那么姜浩自然得想办法提升现有粮食种类的产量。

这个时候,粮食产量相比较于先秦,乃至于唐宋之间的产量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

比如说小麦,小麦在先秦年间就算伺候的很好,一年也不过产粮百余斤。

而且那时候还没有磨成面的说法,大家都是直接把小麦给煮熟做麦饭吃,口感十分的差,若不是小麦产量高,根本没有人愿意种。

由此也可见,先秦年间其他粮食作物的产量该有多么的低。

但是到了唐宋年间,种植技术以及粮食的品种都有了一定的改良提升,亩产量自然也提高了不少。

到了明朝,也就是现在这个朝代,如果是上好的良田的话,伺候的好,小麦一年是能够亩产两石半到三石的。

这里说的亩产是指一年两季总共的产量。

换算成现代的市斤,小麦一季最高亩产量大概接近三百斤。

可是不要忘了,这个三百斤是指上好的良田,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下,精心耕作才有的产量。

如果在中田,乃至于贫瘠的下田当中种植的话,就算风调雨顺并且精心耕作,那单季亩产量也很难突破两百斤。

平均下来,一亩地每年的平均亩产量大概只有一石半到两石。

相比较于小麦,水稻的产量还要稍微再低那么一点,至于大豆之类的,当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些作物,显然都还是有不小的发展空间的。

根据姜浩自己了解到的各种知识来推断,这些作物在品种没有得到改良之前,只要能够做到深耕细种,肥料充足。

单季亩产千斤不可能,但是双季亩产千斤还是有可能的。

现在在种植基地这边种植的小麦,就是按照姜浩的意思进行深耕细作的产物。

当然了,除了小麦,种植基地这边还有种植一些大豆之类相对耐旱的作物。

没办法,吕梁现在虽然偶尔还能下一两场雨,但是那点雨相比较于整体大环境来讲,根本不足以支撑水稻的成长,就连小麦的成长都比较艰难。

要不是姜浩最近在种植基地这边修建了不错的水利措施,估计这边就连小麦都长不起来,或者就算能长起来,那也没什么好产量。

姜浩和苗义两人大概走了十分钟,终于见到了前面一大片绿油油的麦田。

看到那一大片绿色,姜浩感觉自己的心情都舒缓了许多。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新书推荐

韩娱之透视未来超级附身东方盈月歌韩娱之马斯克重生之校园风流魔法大陆创世记文娱高手大炼师网游之少林德鲁伊无限之万界公敌道士之娱乐南韩妾宠真综漫无双韩娱之国民导演学园都市的御坂姐姐丹青曲重生赛罗奥特曼反叛之堕天使折翼远坂家的叛逆回档一生拳皇异界召唤加强版火影幕末生活笔记三界魂行笑傲江湖之大漠狂刀枫山五剑仙异能古董商我才不萌双马尾重生之娱乐大宗师银色终焉乐在首尔明美胡俊的世界宦海沉浮游戏角色死亡游乐场一头凶残大恶龙的幸福生活魔法老师同人之不存在的人(ABO)阳澄湖帝王邪恶使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