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读

第792章 下饵

《大唐奴牙郎》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读bqudu.com

孔攸的猜测并没有错。

仅仅只过了三天,长安朝会之上,通议大夫长孙炎以御史之名,向市部率先发难。

长孙炎当着百官的面,朗声说道:“天宝初年,泉州徐旷,本为海商。后裹挟同乡,以南屿为巢,行盗匪之径,劫掠乡里,无恶不作。朝廷为了剿灭此贼,耗费三年,前后动用两万大军,才彻底荡平。市部明知海患严苛,却一心只顾政绩,滥发关引,不顾良莠,藐视大唐律法,其罪甚重。”

市部的陆恩生陆侍郎,走出列后,先是向周钧行礼,接着对长孙炎说道:“徐旷当年经商是假,海盗是真。此贼又是倭人之后,怎可与唐民相提并论?当年朝廷派兵围剿徐旷时,泉州崖州一带的商行,出钱出人,帮助朝廷一起荡平了海患,原因为何?正是因为商人知晓,海盗断了商贸的财路,必须铲除。所以,海患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关引,而在于治理。”

京兆府少尹翟琢此时站出来说道:“大唐建国时,太祖太宗立下旨意,对于那些出海的百姓,必须严律看管,不得肆意放行。而如今,市部要求各部予以方便,滥发文牒,此举有违先皇圣意……”

陆恩生打断他道:“此一时彼一时。大唐建国时,朝廷赋税大多来自田税、丁税和徭役,而如今,赋税的大头却是商税。民间出海商贸,可以刺激商业发展,技术更新,而且还能为朝廷带来大量的税赋,这难道不应该提倡吗?”

“而且,还有一条。百年前的大唐,丝绸、陶器等商品,大多从陆上运向西方,海路使用并不频繁。而如今,大唐的造船业发展迅速,海贸路线也是完善。更关键的是,在大唐的东边,有一片只能借助海船才能抵达的黄金大陆……为了大唐繁盛,吾等理应变通,而不是墨守成规。”

翟琢此时打算继续用太宗留下的皇命,来驳斥陆恩生。

站在百官前列的元载,抬头向上看了一眼,发现皇帝周钧的脸上,有着不耐烦的表情。

元载仔细思索片刻,将手放在背后,做了一个手势。

长孙炎看见元载的手势,站出来说道:“陆侍郎可能会错了意思,吾等反对的是滥发文牒,而不是要求禁海。”

听见这话,陆恩生一愣。

长孙炎:“倘若在出海的人中,有人居心叵测,打算在海外行逆反之事,市部可有应对之举?”

对于长孙炎的问题,陆恩生倒是没有料想过,一时之间陷入了沉默。

长孙炎见状,接着说道:“太祖太宗当年立下严查出海的律令,其实还有一层深意,就是为了防止有些人,打着出海的旗号,其实干的却是裂土自立的谋逆之行。”

长孙炎将身体转向周钧:“陛下,以微臣之见,民间出海风气大盛,这是好事,但是需要仔细甄别,防止有些恶人图谋不轨,借着海贸的幌子,出去为非作歹。”

周钧看向长孙炎:“你说说看,应当如何做?”

长孙炎见周钧问策,心中一喜,开口说道:“微臣建议,应当对申请出海文牒的人进行分类,再评出一二三等。但凡有产业在大唐的,但凡家产超过一定价值的,但凡有足够人手和财力的,都可以优先派发文牒,其余人可稍稍靠后。”

听见此言,陆恩生连忙跳出来反对道:“陛下,长孙大夫此言,不仅是驳了大部分百姓的出海资格,而且会将航线、原料、人员、商品等资源,控制在了显户手中。长期这样下去,显户会越来越富,百姓会越来越穷,海贸也会因此把持在少数人手中……”

市部尚书康可璟此时突然出列,站在了陆恩生的面前,向后者使了个眼色,堵住了陆恩生接下来的发言。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夜尽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读bqud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大明至圣三流书童异域纵横记千年军国大唐国妖猎明三国之蜀汉复兴宣和画卷医入白蛇明末龙腾混在蜀汉当皇帝非洲帝国三国之帝统天下大唐西域少年行重生西亚之亿万富翁明风万里虚拟战线唐时归汉室可兴回到明朝当太子大国崛起1857重生明末当皇帝大明之帝国再起无赖帝师最终反击乱世妖娆王宦海风流娶个毛妹当老婆异域人生大明小官人从来没有的帝国战国修罗传五代十国一儒生宗明天下大明公侯淘宝大明江东幼虎晋枭拉倒吧,朕的大秦都完了讲这些有啥用樱花下的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