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读

第10章

胡亥的暴行并不能压住底下的黔首,反而让秦国各地都有了起义军,加之这个时候,朝廷里能任用的贤良之士,已经在这两三年间被睚眦必报地赵高杀到一个不剩了。什么冯去疾、蒙毅、蒙恬、李斯,那些陪伴秦始皇建设大秦的肱股之臣,统统都没了。

整个大秦,竟是找不到一个能站出来力挽狂澜的人。

那历史只好让下一位君主登上这个闪耀的大舞台了。】

现在对赵高怒目而视的可不止是秦始皇了,冯去疾碍于在陛下面前,否则几乎要维持不住形象破口大骂。

蒙毅听了这话,手中的竹简记了一半,咣当一声砸在自己的鞋面上,慌慌张张地捡起,也是心如乱麻。

李斯心里倒是没有太多波澜,他是能预料到这样的结局的,既然胡亥能三年内葬送大秦,那说明朝中已无能够和赵高抗衡的势力——那自己的结局也是显而易见的了。

【不过今天我们游览的毕竟是兵马俑,就不展开描述秦汉交接的种种细节了,回到今天的主题,秦始皇身上。

如果要想对秦始皇的是非功过作分析,不可避开的便是这个世人对秦始皇最大的误解——焚书坑儒。】

--------------------

第6章

【首先要指正的是,焚书坑儒虽然常常连在一起说,但这其实是发生在不同时间的两件事情,两者的性质和程度也完全不同。

秦始皇在做出这两个决策的时候,一定不会想到,这两件事对后世产生的思考,竟然会到谈及始皇便绕不开的程度。

宋人称“焚坑之祸”,元人言“焚坑之厄”,明人语“焚坑之惨”,千年来古代文人墨客始终将“焚坑”一事描绘为地狱图景。

一直到近现代,另一位开国伟人诗曰“全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才标志着历史风向标悄然改变。

先说焚书,最先的起源也不是李斯一个人一拍脑袋,想出了这么一个“绝世好主意”。早在战国先秦,商鞅变法之际,韩非子已经提出了“燔诗书而明法令”的观点,嬴政和李斯也不过是抄一抄先辈的作业,不算是太过出格的举动。

此外,和大家普遍印象中的广烧群书不同,嬴政列为禁书的对象是《诗》、《书》以及六国遗留的诸侯史书,当然,官至博士的儒生们还是可以继续研究的,因为“焚书”的目的是让一般民众不要再看这些书,以免乱了法家治国的道心。

细心的始皇帝陛下还把医学、卜卦、农业生产乃至于诸子百家的实用学说都剔除在外,下一大批实用之学得以保存下来。

也就是说,焚书其实是只针对五经,不涉及诸子。】

天幕的意思很明显,在为秦始皇焚书一事的历史渊源作详细描述,以拨正原本的恶评——

让天幕说得如此小心翼翼,那后世对他的评说原本得是什么样的?

秦始皇顿时有些不敢想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笔趣读【bqudu.com】第一时间更新《帝王将相在我直播间疯狂辟谣[历史盘点]》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侯府千金太娇软,禁欲王爷掐腰宠闺蜜齐穿书,太子将军成弃夫神偷为尊:逆天夫君,请别拽综影视之从安陵容开始当卷王养的面首成了摄政王,我被迫躺平折红鸾穿时空的女将军千万别惹,疯批皇后手段狠哇!女总裁是皇帝开局就报仇我能统御万鬼嫡妹抢世子?我嫁权臣小叔当婶婶死遁五年,被初恋陛下抓回来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疯批奶娃又在虐渣渣我一绿茶绑定人夫系统?不合适吧小师妹生来反骨,女主掉坑她埋土身体互换,我被冷面摄政王赖上了穿越恶女称霸,专收恶人库房换亲十年后,残疾死对头为我哭红眼万界神豪:咸鱼倒卖记快穿之好孕娇软美人两次抛弃替身仙尊徒弟后他黑化了落在荒年崽崽很闲三魂七魄归位诱梦姝宠离人终成相思意被退婚后,我绑定系统商城开大!从冒牌上尉开始成为帝国皇帝空间通古今,搬空全村去逃难我是主母,也是孟婆太子流放,锦鲤婢女随行超旺他表妹不欲攀高枝寻找轮回的你我靠好运壮大家族废柴逆袭指南:捡个魔神当外挂悍女麴凰驭龙婿穿越三国:姐妹同心谬接瑶华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