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读bqud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何家势大,
因为外有宦官和朝中某些正义之士虎视眈眈,
所以何家的矛盾没有明显地显露出来,但是基本上对何家有深刻了解的人都知道,
皇后的两个兄长,
大将军何进与济阳侯、车骑将军何苗不和。
作为何皇后的儿子,
刘辩理所当然是对何家的事最了解的几个人之一。
虽然起初是作为外戚被授予职务的,
但是后来,
何进与何苗都是借着黄巾起义的东风,混到了现在权倾朝野的地位的。
何进的慎侯与何苗的济阳侯,都是因为他们在黄巾起义中于国有功受封的,
比起那些宦官,他们的爵位来得也算是名正言顺了。
别人满以为何苗后来能成功挣下军功,和何进的提携分不开,
但是若不是何苗和何进都是何家人,
都是何皇后的后盾,
谁知道这兄弟两个会闹到什么地步。
何苗一直看何进不顺眼,何进也不见得多喜欢继母带来的拖油瓶。
若不是何皇后的母亲舞阳君仗着女儿的名头震着两个儿子,
外头估计早就知道这兄弟两个闹翻的消息了。
当然了,何苗是舞阳君亲生的儿子,她当然会更偏心这个儿子一点。
索性何皇后是舞阳君的亲女儿,她有恃无恐。
天子的身体状况,
坊间虽有传闻,
但是都没有下定论,
然而已经经历过一遭的刘辩可以肯定,
中平六年的四月,天子就将山陵崩了。
也就是说,再过半年不到的时间,刘辩就能正式继位登基了。
老爹还能撑半年,刘辩对自己的外家开起刀来没有一点犹豫。
半年的时间而已,顶多让何氏外戚元气大伤,还到不了伤筋动骨的程度。
刘辩调动了何进一些手下的位置,转而为何苗的人腾出位置。
高级官吏的任命当然还是归属于朝廷的,即使是军队的武将也不例外。
至于何家内部会因为军权的归属展开怎样的撕逼大战,就不关刘辩的事情了,不是吗?
反正在许多人眼里看来,何氏外戚总的力量没有受损。
如果说刘辩拿自己外家动了不大不小的手脚是令人惊讶的话,他后头做出的命令,就是令人震惊了。
宦官之中,唯有身材健硕的蹇硕得到了西园八校尉之首的殊荣,其余的人,就连十常侍,对军队的掌控能力是很低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宦官手里没兵权。
“中官统领禁省,自古及今,汉家故事,不可废也”,这是上辈子的何太后说的一句话,虽然有搪塞大将军何进之嫌,但是也能知道,宦官领宫中禁军是惯例。
若是十常侍这些宦官手里没有兵的话,大将军何进也不会入宫后被杀了。
当然,从宦官们只能等待大将军入宫才能杀之的现实,也能看出他们对宫外的兵力掌控力很小。
刘辩提议令十常侍中张让、赵忠,以及天子如今殊为宠幸的蹇硕一同分掌京都雒阳的巡城兵马。
而原本,这个权力是属于受大将军统辖的执金吾等官职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